2013年12月,河南省工信厅等部门联合印发通知,对河南省2014年遇到暂时困难但具有发展潜力的企业继续实施帮扶政策。
秦港库存周环比下跌26.97吨至446.15万吨,环比降幅5.7%,其中内贸煤库存446.15万吨,环比降幅5.7%。港口方面,库存持续下滑,受下游补库存拉动,短期内继续支撑港口煤价。
动力煤产地市场持续弱势趋稳,产地供给方面依旧宽松,煤企依旧承压,短期内弱势态势不改。电厂日均耗煤与库存双双微幅攀升:截至4月25日,本周六大电厂日均耗煤环比上升0.99万吨至67.43万吨/日,环比涨幅1.5%。按热值统一为吨标准煤后,目前澳大利亚BJ煤炭现货运抵中国模拟计算价格较山西优混运抵广州港模拟计算价格(5500大卡)高29元/吨,环比上涨1元/吨。截至4月25日,六大电厂库存环比上升37.3万吨至1364.2万吨,环比升幅2.81%国内外煤价差基本持平,进口煤依旧徘徊:布伦特原油现货价格小幅上涨:布伦特原油现货价格环比上涨0.57美元/桶至110.33美元/桶,涨幅0.52%。
截至4月25日,六大电厂库存环比上升37.3万吨至1364.2万吨,环比升幅2.81%。炼焦煤方面,本期市场弱势维稳:下游钢市回归弱势震荡,对炼焦煤支撑回落,导致底部徘徊,而焦市回暖采购需求增加,总体来看炼焦煤市场基本触底,回升尤待时日。环渤海价格指数从13年底的631元/吨开始下降至4月16日报收532元/吨,至今已累计下降99元/吨。
实现稳定的生产,稳定的运输,有利于提高整个供应链的产运销效率。蒙煤在行业内是有一定竞争力的,但是目前却陷入了生存发展的困境,压力重重。蒙煤出路:内部改革提升竞争力识时务者为俊杰,在整体需求疲软,产能过剩的市场大环境下,煤企寻求新的出路迫在眉睫。2014年,我国确定能源消耗强度下降3.9%,去年实际完成下降3.7%,意味着要减少2.2亿吨煤炭消耗。
鄂尔多斯煤企的现状,是目前中国煤炭行业的缩影。现在这样的局面已经随着市场变化而不复存在了,随着煤炭价格下降,中间环节利润缩减,贸易商、信息部被逐步挤出市场后,煤企销售无所依赖。
长距离的运输使得运费在港口煤价中占据较高的比例,也给鄂尔多斯地区煤炭发运带来很多问题,主要体现为如下两点:第一、流转环节多,流转费用高过煤炭产品价格。最后,企业销售观念落后,守株待兔。对煤矸石、瓦斯和矿井水的利用技术几乎没有。汽运行业本处于竞争弱势,利润微薄,所以煤价下降部分主要依赖坑口生产企业来消化。
煤炭生产企而要从自身进行科学合理革新,才能激发企业内生动力。蒙煤外运主要依赖大秦线、京包线、包西线和包神线等四条铁路线。从地理来看,我国煤炭分布形成:西多东少,北富南贫的分布格局。而煤炭消费却相对集中在经济发达的东部和中南部地区。
港口价格下降的时候,铁路运费和计划费均坚挺不降或少降。铁路运力作为稀缺资源影响着市场,供不应求。
其次,运输距离长,成本高。第二、铁路运力不足,成为蒙煤外运的瓶颈。
例如,14年1-4月份神华通过内蒙古煤炭交易市场电子交易平台,在鄂尔多斯专场共采购432万吨外购煤,通过资格审核就能参与竞价,对于煤矿来说是不错的销售渠道。其一,生产方面要转变生产策略,以销定产,制定标准化产品。例如,4500大卡热值的粉煤销往呼包鄂周边电厂,块煤销售给陶瓷厂水泥厂等消费企业,港口发运多为5000大卡热值以上的粉煤。虽然本土企业对期货陌生,但是伊泰集团的参与,锦盈模式的成功给业内带来的借鉴意义颇大。煤炭生产企业应逐步提高煤炭资源的优化利用,建立长效发展的理念和机制,采取一些既利当前,又惠长远的措施走出困境。这种错位布局就造成了长期以来我国煤炭运输的北煤南运、西煤东运的基本格局。
供应产品和需求产品的不对称,处于买方市场中的煤企来说又是一重关。资金回笼困难,资金回流压力大。
其中,包神线隶属神华集团。根据市场需求制定生产计划,逐步改善产能过剩的市场大环境。
多数煤企是:煤市好时无计划,有计划时不挣钱。煤炭洗选技术虽已经成熟,但是应用率不高。
鄂尔多斯地区煤矿分布广泛,储量和产煤量均占全国比重较大,煤质本身具有高热值、低硫低灰的特点,被誉为环保煤。目前我国处于经济增长换档期。其二,开放式转变销售观念,拓宽销售渠道。通过应用煤炭流通加工技术,对产出煤炭进行深加工,洗选配深加工,推进产品标准化,使得煤矿生产产品和下游需求品种直接对接。
一季度我国GDP同比增长7.4%,增速比上季度回落0.3个百分点,节能降耗继续取得新成效,万元GDP能耗同比下降4.3%。除了国企和产运销自成一体的大型煤企能够维持正常发运外,其他生产企业和贸易商被陆续的被挤出发运市场
应收账款增加,现金流大幅下降。单季度看,四季度公司期间费用率为17.08%,同比下降5.45%,环比下降0.31%,公司四季度期间费用率降幅突出。
第四季度公司营业收入为10.15亿元,同比增长11.77%,环比增长50.53%,营业成本为7.91亿元,同比增长1.41%,环比增长53.83%;归属母公司净利润0.1亿元,同比增长114.31%,环比增长168.69%。2013年公司各季度煤炭销量分别为244万吨、184万吨、230万吨和303万吨,其中四季度环比增长31.7%,四季度吨煤售价为242元/吨,环比增长2.1%。
2013年公司煤炭销量960.55万吨,同比减少2.64%;煤炭销售均价为249.45元/吨,同比下降14.25%;吨煤成本为189.23元/吨,同比下降1.75%;煤炭业务毛利率为24.14%,同比下降9.65个百分点。销量、售价双降致收入降幅较大,成本微降,毛利率降幅较大。2013年业绩大幅下滑,四季度扭亏。2013年期间费用上升,四季度费用率降幅突出。
13年底公司应收票据9.67亿元,同比增长61.45%;应收账款8.54亿元,同比增长28.38%;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2.71亿元,同比下降2.87亿元。2013年公司营业收入29.98亿元,同比下降16.5%,营业成本为22.59亿元,同比下降8.42%,归属母公司净利润为0.37亿元,同比下降90.98%;基本每股收益0.04元,拟每10股派0.15元(含税)。
四季度煤炭销量环比增长较快是收入环比增长的主要原因。2013年公司期间费用率为17.68%,同比上升3.52个百分点,其中销售费用率为3.36%,同比上升0.8个百分点,管理费用率为14.82%,同比上升2.43个百分点,财务费用率为-0.5%
四季度煤炭销量环比增长较快是收入环比增长的主要原因。2013年公司煤炭销量960.55万吨,同比减少2.64%;煤炭销售均价为249.45元/吨,同比下降14.25%;吨煤成本为189.23元/吨,同比下降1.75%;煤炭业务毛利率为24.14%,同比下降9.65个百分点。